走进天津崔黄口新发地毯厂,看精美地毯走向世界

2025-07-14 0:03:44 地毯知识 admin

踏入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新发地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耳边响着机器的轰鸣,精美的地毯图案陆续从生产线上诞生。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紧张繁忙的生产工作中,一卷卷成品地毯被贴上标签,装进箱子,即将被运往全球各地。

周新亮担任该企业领导,尽管年届六旬,他却依然坚守在生产的最前线。去年度,公司地毯出口业务实现了超过5000万元的业绩,其产品远销至欧盟、日本、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本地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崔黄口镇位于武清区东北部,其地毯生产历史已超过百年,与美国的道尔顿、土耳其的加济安泰普享有盛誉,并共同构成了世界地毯产业的三大重要聚集地。

位于“地毯之邦”,周新亮自幼深受熏陶,从长辈那里学到了不少地毯编织的技巧。步入职场后,他积极提出将工作调动至当地地毯厂,跟随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技艺,并在外贸公司奔波于订单的洽谈。“那个时期,手工编织的‘女毯’和刀工雕刻的‘男毯’构成了主要的产品线。”

1998年,周新亮正式踏上了创业之路。那一年,正值乡镇企业进行改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投身商海,自主创业。

周新亮在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时,提及了诸多经历,如奔波于展会与市场之间、持续优化织毯技术、以及根据用户需求开发新产品等。他深信,地毯行业正面临着一个广阔的国际市场,而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在于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周新亮指出,地毯行业的发展周期大致为十年。起初,地毯全靠手工编织,后来改为使用缝纫机进行扎制,而现在,3D打印技术也已加入其中。最初,每个人每天只能织出0.8平方英尺的地毯,而如今,通过流水线作业,每个人每天能织出100平方米的地毯,平均每5秒钟就能完成一张。

崔黄口镇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众多如周新亮般的开拓先锋,他们精心编织出了一张地毯,并成功踏出国门。在此过程中,当地逐渐形成了从图案设计、原材料集散、加工制造到物流仓储等环节的全链条集聚优势。

崔黄口镇副镇长龚建兴指出,该镇地毯企业数量已超过1200家,地毯年产量高达数亿张,其出口份额分别占据了全国市场的40%和天津市市场的80%。在崔黄口镇,大约有2.5万人投身于地毯生产,这一比例达到了全镇总人口的48%,充分证明了“一镇一业”的特色。

同款地毯,我司的售价或许甚至低于其他地区的生产成本。这正是崔黄口地毯的独特优势所在。天津中冠地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友,拥有30年地毯行业经验,如此评价。

近年来,崔黄口镇地毯市场迅速被“热转印”工艺地毯所占据,这得益于其低廉的价格和高效的生产速度。然而,这种趋势也引发了产品同质化和低端化的现象,一旦外部环境出现波动,众多企业便直接承受了冲击。

崔黄口镇党委书记张宏瑛深感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他强调,必须保留传统产业的优势,并计划将全镇1200多家地毯企业团结一致。

地毯加工厂_天津市武清区地毯产业_崔黄口镇地毯生产历史

经过对全镇产业结构的全面分析,崔黄口镇选择了强化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并推动企业走差异化路线。“在镇政府的扶持下,我们打算增设一个年产量达4万吨的涤纶长丝机织布项目,这样企业就能在本地直接使用我们自主生产的原材料。”天津安芝金林地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方林如此表示。

崔黄口镇已经与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天津工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建立了产学研的合作关系,共同攻克企业在生产工艺方面遇到的难题。在这一合作中,一些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为地毯增添了新的功能,并已初步赢得市场的肯定。

龚建兴透露,自今年起,镇上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国门,参与了德国汉诺威展会、广交会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展会,成功签订了价值1.3亿元的意向订单,达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

崔黄口镇不仅正致力于产业、消费、文化的全方位发展,而且镇长孙伟指出,镇内以往多数企业专注于外贸业务,使得“地毯之乡”虽在行业内享有盛誉,却缺乏社会层面的知名度。他强调,崔黄口镇不仅要成为地毯生产的中心,更应努力打造成为消费的中心。

去年十月,崔黄口镇成功落成了名为“织采宫——崔黄口国际地毯文化展览馆”的设施,此举填补了我国地毯行业在专项展览馆方面的空白。

在“织采宫”展厅的一层,一块壁毯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这块壁毯是我国赠送给联合国的珍贵国礼——“长城”壁毯的样品,由天津地毯二厂精心制作;其中,凝聚了崔黄口地毯工匠们的辛勤付出与智慧结晶。

打造“织采宫”这一建筑,目的不仅在于呈现历史风貌,更在于面向未来展望。张宏瑛指出,崔黄口镇将充分利用“织采宫”这一展示窗口,致力于传承地毯制作技艺,提供地毯文化的深度体验,构建地毯文化交流的崭新平台,从而推动以地毯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共生发展。

众多企业把握时机,纷纷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天津世朗地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勇,已经从中感受到了收益的喜悦。他的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从事进口贸易,而是开始将全球各地的地毯引入国内,并向市场提供定制化的生产服务。这样一来,他们成功实现了“采购全球,销售全国”的宏伟目标。

崔黄口镇的“出海路”由地毯铺成,同时也承载了当地民众追求财富的梦想。薄文广,这位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崔黄口镇人氏,他指出,长期以来,崔黄口镇通过聚焦单一产业,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福祉,这一做法已成为其成功的关键,并成为推动未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实基础。

张宏瑛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崔黄口镇将紧紧围绕地毯产业这一支柱,汇聚人才,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各类优质资源的融合与集聚,进而以产业振兴的力量,全面推动乡村的振兴进程。

记者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