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甲醛超标发胶被曝光,甲醛危害竟藏在这些日常用品中?

2025-07-20 0:08:37 地毯知识 admin

家里多栽绿色植物放几盆水可降低甲醛危害

水发产品含甲醛内销衣服有问题爱车内饰不安全家装材料难放心

8月4日,本报发布了关于“八款产品甲醛含量超标,昆明未现‘问题’发胶”的报道。这些产品包括:伊雯超炫3D动感造型发胶、王中王发胶、EGSS高弹特硬速喷发胶、生胶霸王发胶、草本特硬定型喷雾、秀发元素特硬发胶、兴发特硬发胶以及丝雨特硬定型发胶。阅读了这篇报道后,众多读者与小曾有着相似的体会:从家庭装修、护肤品到日常穿着的衣物,甲醛似乎无处不在,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在此之前,小曾的同事已经多次对家居装饰中的甲醛污染进行了报道。今天,小曾想要和大家探讨的是:甲醛可能藏匿于生活的哪些角落?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防范?甲醛又有哪些潜在的危害呢?

小曾从省质监部门得知,甲醛乃一种无色且气味刺鼻的气体,其毒性颇高。当以35%至40%的浓度溶解于水中时,便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化学物质——福尔马林。若人体吸入高浓度甲醛,将导致呼吸道受到严重刺激,并伴有水肿、眼部疼痛、头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支气管哮喘。此外,皮肤直接接触甲醛,还可能引发皮炎、色斑以及坏死等不良反应。长期接触微量的甲醛可能导致慢性中毒,患者可能会出现鼻腔黏膜发红、皮肤受到刺激、过敏型皮炎、指甲变薄易碎、指甲床和指尖疼痛等症状。此外,全身还会出现诸如头痛、身体疲倦、食欲不振、心跳加速、睡眠障碍、体重下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问题。那么,甲醛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人造板材,如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因含有粘合剂,故而含有甲醛。家具制作、墙面和地面装饰铺设等过程,均需使用粘合剂。在粘合剂大量使用的地方,甲醛的释放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之外,某些化纤地毯和油漆涂料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甲醛。甲醛的来源广泛,不仅包括化妆品、清洁用品、杀虫剂、消毒液、防腐剂等,还涵盖印刷油墨、纸张以及纺织纤维等众多化工和轻工产品。此外,车内环境中同样存在甲醛的存在。

拥有一辆爱车确实令人愉悦,然而,这辆移动的“小天地”却可能隐藏着甲醛超标的隐患。据相关统计,大约有九成的汽车其车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超过了标准。其中,多数汽车的甲醛含量超标程度达到五六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车内甲醛超标的主要来源是座椅、沙发垫以及车顶装饰布的内衬等装饰材料中使用的胶粘剂。

专家向车主们指出,新车往往附带一些塑料材质的包装,不少车主误以为这些原始包装能减缓车辆的老化过程,因而不愿拆掉它们。然而,这样做实际上会让原本可以散发的污染物在车内积聚,导致污染在车内长时间滞留。在此建议,在购买新车的前半年,车主应尽量减少使用空调,并多开窗户进行通风,以便让有害气体得以自然释放。若需迅速且彻底地去除有害气体,不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业手段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务必注意:有些驾驶者误以为汽车香氛能消除车内污染,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实际上,香氛仅能掩盖令人不适的气味,却不能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更不能根除其带来的危害。在食用水产品时也需格外小心。

地毯清洗剂 甲醛_绿色植物降低甲醛危害_甲醛超标产品防范措施

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令禁止使用甲醛。

因为甲醛的水溶液具有显著的防腐效果,能够有效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所以一些商家,尤其是那些没有条件进行冷冻保存的,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并提升其重量,竟然采用甲醛溶液来浸泡毛肚、百叶、鱿鱼、蹄筋、海参、鱿鱼、海蜇以及虾仁等多种水发类食品。

在选购食品时,消费者务必留意食品的生产厂商信息、合格证明、卫生检验证书等标识。尤其是对于那些外观鲜艳、分量充足、质地坚实的水发产品,应予以警惕并尽量避免购买。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包装并不利于食品的保存和食用。

甲醛因其优异的粘合性能和防虫特性,在低质量装修及家具生产中被广泛采用的各类人造板中普遍使用了甲醛基胶粘剂。此外,内墙涂料、油漆、填充材料以及房屋保温层等也常常含有甲醛成分,其挥发周期可长达3至10年。

务必注意:在房屋装修完毕后,必须邀请专业检测机构对室内甲醛浓度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同时,还需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室内污染。开启窗户和门,利用电风扇和排气扇促进室内外空气的快速交换;合理布置一些具有吸收甲醛功能的植物,例如吊兰、铁树、天门冬、芦荟、仙人球等;在衣柜和抽屉内放置吸附净化材料(需注意每隔10至15天取出,置于阳光下晾晒,以恢复其活性,便于反复利用);在冬季,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臭氧消毒器等设备来净化室内空气。新购买的衣物在穿着前必须进行清洗。

选购服装时,通常浅色调的衣物比深色调的更符合环保理念,这主要是因为浅色面料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的可能性较低。此外,应优先考虑那些无衬里或无垫肩的设计,因为粘合衬里通常需要用到含有甲醛的胶水。对于免熨裤子,建议在穿着前多清洗几次,这样可以有效去除衣物上残留的游离甲醛。需留意那些标榜“出口转内销”的商品,因为其中部分服装可能因环保因素被退回。应避免购买假冒名牌或质量低劣的廉价服装,这些商品很可能未达到卫生要求。有些新衣拆封后气味浓烈,或颜色鲜艳的衣物洗涤或出汗后易褪色,这些均非环保产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构成威胁。

我们应当培养在穿着贴身衣物前进行清洗的良好习惯。进行清洗,能够显著减少有害成分对人体的潜在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