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地毯:历史悠久,品种多样且质地优良

2025-08-17 18:03:34 地毯知识 admin

无锡富星地毯产品展示

新疆和田地毯特点_方块地毯销售_中国手工地毯历史

中国地毯是广为人知的文化遗产,这种手工艺品拥有超过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主要依靠人工制作而闻名,其历史渊源可从文字资料中推至三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红线毯》中写道“地不觉冷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这表明地毯的使用由来已久,有实际物品可以佐证的,也有两千多年的年代,从文献资料来看,自唐宋至明清时期,地毯的种类不断丰富。制作的地毯,通常采用棉花、羊毛、麻料和纸绳等材料编织而成。中国编织的地毯,选用非常耐用的纱线作为纵向的经线和横向的地纬线,并在经线上按照设计图案,穿插不同颜色的粗毛线作为纬线,形成地毯的绒毛,再经过修剪绒毛和梳理绒毛等加工步骤完成织造。地毯的正面布满了高挺的绒毛,手感牢固,回弹性很强。其中,新疆和田地区制作的地毯最为珍贵,享有“东方地毯”的称号。当地毯制造中心的产品品质上乘,制作量同样可观。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制作的一件重达1250公斤的地毯,获得了“地毯霸主”的美誉。1966年浙江省兰溪地区发现了一条棉织品,其长度为2.51米,宽度为1.18米,采用平纹编织手法,两面都有绒毛,表面平整且质地丰厚。专家分析,该织物的原料是草棉。这件棉制地毯属于南宋时期所产。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久远的棉毯。这表明那个时期的织毯技术已经十分精湛。如今,新疆正逐步推行地毯烫光的新技术,让地毯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他们制作的五百四十道工序和七百二十道工序以上的地毯,做工非常巧妙,拥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这种工艺起源于西北高原的牧区,当地的少数民族为了满足游牧生活的需求,借助当地充沛的羊毛进行纺纱,织造出五彩缤纷的垫子、挂毯以及地毯。得益于维、蒙、藏各族人民共同的努力,加上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东各国频繁往来,彼此学习,古代中国地毯艺术因此达到了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