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丝绸之路中转站,传统手工艺成文化瑰宝与出口主力

2025-08-24 8:08:36 地毯知识 admin

伊朗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连接点,东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与交织,催生了辉煌的波斯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理风貌赋予了伊朗人民与众不同的气质与审美,打造了伊朗丰富多样的传统工艺,这既是伊朗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化中的耀眼珍品。伊朗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比如伊斯法罕、大不里士,已经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手工艺理事会的认可,被授予“世界手工艺之城”的称号。都塔尔相关的制作和演奏技艺,以及细密画艺术这类伊朗的传统技艺,均已被纳入UNESCO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伊朗的手工制品门类丰富,历来是其非石油产品的主要输出门类,波斯地毯、微型绘画、釉面瓷器、木雕镶嵌、陶瓷器皿等尤为出名,广受海外市场的欢迎,其中波斯地毯是该国的标志性手工艺品。伊朗大约有200万手艺人,其中大约120万以编织地毯为生;该国每年生产的地毯出口量约占全球地毯市场总量的三分之一,主要销往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以及中东地区。

波斯织毯的工艺,蕴含着波斯的历史、风俗与习俗。从材料的挑选、色彩的搭配、纹饰的构思到织造的方法,波斯人的手工地毯都遵循着非常严谨的规范。制作地毯时,通常采用上乘羊毛、真丝或者棉麻等材料;色彩方面,颜料全部源自植物矿物,因此地毯色泽浓烈且持久,不少高档地毯经过数百年依然鲜艳夺目;至于纹样构思,各地特色鲜明,既有花草交缠繁花似锦的图案,也有珍禽瑞兽栩栩如生的描绘,体现了波斯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从UNESCO“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收录的“卡尚地毯编织技艺”和“法尔斯地毯编织技艺”中,我们可以大致感知到,波斯地毯制作的不同风格里,都体现着对美的执着追求和非凡的巧思。

卡尚地毯技艺:设计感与波斯结法的精致

卡尚是伊朗中部的一座古城,地处沙漠之中,堪比绿洲,坐落于伊朗两大重要城市德黑兰和伊斯法罕的中间地带。当地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以编织地毯为生,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女性。

地毯的打造需要经过多个步骤,首先是剪取羊毛,接着进行纺线处理,然后染色,再根据设计排列色彩,同时准备好编织所需的工具,之后进行图案设计和绘画,接着穿好线头,开始编织地毯,最后进行整理和清洗工作。在卡尚地区,这种手艺已经传承了很多代,父母会像师傅一样教导子女,这种技艺的传承通常以师徒形式进行。传统织作多由女性延续,不少家庭里的女儿把地毯织作当作一门技艺,同时视其为自己的一项特长,常常将亲手织就的地毯作为陪嫁之物带到新家去。她们在母亲和祖母的教导下,逐步掌握织毯、染色及整理的技艺,慢慢成长为织染方面的行家。制作地毯的地方,同时是女性专门用来交流的场所,她们在编织时轻声哼唱着人生的甘苦滋味。男性在地毯制作过程中承担着其他关键职责,比如剪羊毛、打造器具、搬运与安装织机、构思图样、调配色彩等事务。剪羊毛时,经验丰富的匠人会将绵羊的各个部位区分对待,比如把后背和脖子的毛归为一组,而将腿部、腹部和胸部的毛划作一组;在分拣羊毛的过程中,他们会特别留意每批毛线的染色属性。

地毯的构思是卡尚地毯制作环节中最具创造性的部分。卡尚地毯的制作通常以图纸为依据,这样地毯的轮廓就能预先呈现。绘图者将花叶、枝干、动物等元素相互搭配,并选用丰富色彩,最终构成地毯编织的方案。这些图案的构思源自自然景象、建筑风格、历史故事、动物行为以及创作者的个人体验等,因此每一种设计都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色彩和染料的应用方面,卡尚地毯偏爱采用自然色调,当地居民利用茜草根、核桃壳、石榴皮和藤蔓等天然材料来提取染料,尽管制作过程颇为繁琐,却能够生成格外绚丽且耐久的色彩。

卡尚地区的织布机以“达尔”这个名字广为人知,编织时采用波斯结法,这种技艺在当地已经传承了大约四百年。编织过程中使用的经线和纬线,材质有棉线和丝线两种。经线对地毯的整体构造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经线的层数,则根据地毯的精细程度和设计需求来决定,可能会准备多层棉线或丝线。经线与纬线的粗细存在明显区别:较粗的纬线,即底层纬线,其直径几乎等同于经线,而较细的纬线,即表层纬线,其直径则与一般卷筒线的尺寸一致。编织过程中,每一行完成后,纬线会穿过经线,借助梳子进行按压,作用在编织形成的节点上,以此确保地毯背面结头的紧密和规整,进而提升地毯的整体质感和厚度。在纯丝地毯的制作中,同样会选用丝质作为纬线材料。尽管于二十世纪初,部分国家曾效仿卡尚地毯的编织方法,然而,整个地毯生产环节所蕴含的本土文化习俗与民众风情却难以模仿,所以,卡尚地毯的独有特质依然得以维持。

法尔斯地毯技艺:游牧民族的浪漫与妙思

卡尚地毯堪称精巧的艺术品,而法尔斯地毯则更富生活韵味,带有游牧和乡土风格。法尔斯地处伊朗西南方,当地以游牧民族聚居为主,当地部落常在伊斯法罕与波斯湾沿海地带迁徙。法尔斯地毯多由当地游牧部族女性手工织就,编织工艺分为两种主要样式,一种是波斯式编织手法,另一种是土耳其式编织手法,波斯式编织手法属于非对称类型,土耳其式编织手法则属于对称类型。

伊朗传统手工艺_高档波斯地毯_波斯地毯制作技艺

法尔斯地毯主要采用羊毛作为原料,男性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剪毛工作,并根据毛发的不同部位和颜色进行分类,女性则使用纺车或织布机将羊毛加工成细线,再进行编织。法尔斯地毯的编织过程与卡尚地毯的工艺类似,都是通过男女双方分工协作完成的。女性会教导她们的女儿们认识必要的材料、工具以及编织技巧;男性则负责指导儿子们学习如何剪羊毛和操作织布机等相关技能。

法尔斯地毯与卡尚地毯不同,后者有设计师提供图样,前者却以无图编织为特色,织工们将思维作为创作动力,依据个人构思实施编织,这种得心应手的技艺,要求她们对原料、器具、工艺、色调及各类编织手法都精通,在编织过程中能够自由运用自然景象或内心感受的启发,新颖的构思也常常产生。当地居民认为地毯是“织就的苍穹”,能够带来安宁与雅致。工匠们把自然风光、古老故事和日常生活的画面都绣进了地毯里面。正因如此,法尔斯制作出来的每一条地毯都是与众不同的。考虑到需要迁徙,法尔斯的地毯一般做得不大。与卡尚的达尔相比,法尔斯地区的织布工具更加方便移动。马毯和背包这些物品,都是法尔斯地毯编织的配套用品,它们能够满足游牧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多样化的需求。

法尔斯地毯在色彩运用上,主要借助茜草、靛蓝、莴苣叶、核桃皮、樱桃枝茎、石榴皮这些天然物质,来调配出红色、蓝色、棕色以及白色等不同色调的染料。各个民族在织造毛毯时,其纹饰和色调都有所不同,所以对法尔斯毛毯的探析近年来持续深入,比如,要辨别并考察法尔斯各个部族的毛毯纹样,还要识别各部族的颜色搭配方法,需要探究游牧群体运用纹样和色彩的寓意及奥妙,还须归纳与法尔斯毛毯相干的神话和家世等。全球科技领域经历了巨大革新,但法尔斯地毯的编织工艺、技巧和器具依然延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源于它在当地社区中的关键社会文化意义,法尔斯的游牧族群借助某种神秘方式守护着文化传承。

地毯技艺传承:认识价值与对外传播

一张看似普通的地毯,从原料搜集到图案构思、织造完成、最终售卖,整个过程都促进了地区内不同社群的协作互动,并且在地域居民的经济活动里占据着关键位置。正因如此,伊朗在官方层面和民众层面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延续并振兴地毯编织这门传统工艺。

伊朗商务部创建了“伊朗国家地毯中心”,该机构以召开会议、开展研讨会的方式,推动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探讨当下面临的挑战,并征询专家建议以寻求改进方案。不仅如此,中心还负责制作纪录片、编纂百科全书,旨在维护传统地毯产业的从业者与消费者权益,而在此之前,这些职责由伊朗地毯企业负责履行。伊朗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与文化事务部门联手,组建了专项工作组,针对那些能够运用科学方式传授技艺的技艺精湛者展开评定和排序,以便国家级机构能够借鉴他们的教学心得,并且保障这些技艺传授者在晚年依然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值得留意的是,全国地毯机构同时担当着伊朗地毯行业的学术基地,旗下分布着二十余个分支站点。这些站点致力于在自成体系的院校中构建地毯工艺的学科框架,如今已在卡尚大学开设了基础理论课程与实操训练,部分编织手法已转化为系统性知识。完成本科学位和研究生学业的学生,若有志于继续学习,可以攻读更高级的专业课程,争取获得地毯编织专业的博士学位,以便逐步接替那些缺少继承人的资深匠人。设拉子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也设有此类专业的本科学位课程。同时,伊朗在部分地区为年轻人设置了正规和非正规的培训项目。德黑兰和设拉子均设有地毯博物馆,用以呈现波斯地毯的演变历程和织造方法,有助于提升大众对于此项传统工艺的了解程度。

伊朗于商业推广领域创建了国度毛毯机构,该机构会引领织毯技艺精湛者制造具备重要性与感染力的毛毯,这些创作者的独创构思常常是私人企业竞相模仿的对象,国度机构在近些年里已经彰显了它在这一范畴的显著作用。伊朗还常常借助展览活动来向外界展示地毯制作的专业人士以及相关制品,比如每隔两年就会举行一次精英作品展,并且德黑兰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大型交易会。2015年伊斯法罕等城市入选“世界手工艺之城”名录,伊朗随后倡导“各省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各市打造国家名片”的发展策略,旨在激发民众对手工技艺的重视,并扩大伊朗传统工艺的全球声誉。为此,伊朗当局构建了全国性的手艺人信息库,并且施行评选表彰优秀手工作坊的制度,这些举措促进了地毯制作等领域的从业者成长。这项事业由伊朗文物局内的专项指导部门主管,旨在激励众多匠人追求卓越,制作出更优质的手工艺品;被认证为优质的手工工坊还能获得财政支持。民间方面,部分地毯团体与资深艺术匠人联手,创办了艺术创作空间。这些团体还会开设相关网站,用于宣传和推广地毯编织技巧,促进技艺交流。

伊朗除了卡尚和法尔斯之外,还有许多城市同样是波斯地毯的关键制造地,这些地方出产的毯子同样享有盛誉。波斯地毯之所以如此珍贵,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天然染色方法,还有织工们一丝不苟的编织技巧,再加上伊朗的自然风光与社会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它的独特价值。地毯上描绘出的五彩斑斓的画面,展现了伊朗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当代工业制造虽然发展迅速,但手工编织过程中所包含的每一份用心,是无法被机器所替代的。波斯地毯流传的文化基因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交流的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