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
现在布置卧室,先前那些号称“非置不可”的物件,怎地就一下从“必需品”沦为“多余品”了?我去年协助刚步入社会的表妹装修出租房,她开口就表示“不要地垫、双床头架,连电视也想不装”,我起初还认为她“不识生活真谛”,直到完工才察觉——当代年轻人,是将“好用”奉为圭臬了。
说起客厅里的那条大毯子,我母亲那代人的装修观念里,无论地面多么光洁,都必须铺设一条厚实的长毛地毯,理由是“走上去感觉很舒适,仿佛踩在棉花糖上”。可我家过去的那条地毯,半年不清洗就积攒了大量头发和饼干碎屑,家里的猫咪还总在上面梳理毛发。最终我实在无法忍受,把它直接卷起来送到了楼下的废品回收站——仅仅为了那短暂的“舒适感”,却要天天与灰尘和细菌作斗争,这样做真的划算吗?
当今青年更愿意垫一块小绒布,弄脏了直接扔进洗衣设备,用过后丢弃也不觉得可惜,这种做法反而比铺大地毯更让他们满意。
再谈谈卧室里的那台电视,我朋友小吴当年结婚时跟风安装的,可婚后一年,这台电视实际使用的次数屈指可数。
夜间或蜷缩在床边浏览手机,或借助投影设备映照墙壁观影,投射出的画面宽度是普通电视的两倍,卧姿观赏《流浪地球3》的体验堪比影院,又有谁会甘心盯着那块小显示屏呢?
如今很多人在布置卧室时,会擅自将原本预留给电视机的插座更换为投影仪的接口,这种做法难道不是对过去“必须安装”规定的一种变相否定吗?
双床头柜这事我最有发言权。
先前家里卧室空间有限,需要安置两个完整的床头柜,因此特意将1.8米的床调整成了1.5米宽,但是那些床头柜除了能够容纳一个水杯和一部手机,其他物品都无法放置。
重新布置时,我移除了一侧的固定家具,换成了方便移动的床边小桌,另一边则直接在衣橱上开了一个抽屉,这样既方便存放物品,又不浪费地方,原本1米8宽的床得以保留,回想起来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要更机动些呢?现在许多专业人士都提倡根据实际需求来组合家具,比如在床头设计一个15厘米深的凹槽,用来放置水杯和香氛,比起两个占用空间的柜子要实用得多。
我姐姐曾经购置过翻盖式梳妆台,她表示这个家具既能存放化妆品,又可以充当书桌使用,然而仅使用三个月后,她就抱怨说每次化妆都必须掀开盖子,里面的粉底和口红等化妆品杂乱堆放,寻找一支眉笔需要花费五分钟的时间,于是她最终决定卖掉了梳妆台,转而购买了一张带有抽屉的小书桌,这张书桌不仅可以摆放护肤品,还能用来加班撰写方案,无需再与掀盖子的操作进行繁琐的斗争,这样的安排难道不比原来的方式更加便捷实用吗?
现场打衣柜我朋友踩过坑。
他装修时贪省事请木匠做了个衣柜,结果接缝处理不当,甲醛含量过高,而且夹缝中积攒了许多木渣。
之后他下定决心拆除了原有家具,换上了量身定制的柜子——工厂的机器加工使得封边非常规整,储物格位还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放置衣物和行李箱都十分合适,你问是不是以前特别坚持要“现场制作”?莫非仅仅是因为“能节省开支”?
可省的那点钱,不够后期补甲醛治理的费用啊!
还有床头吊柜,我妈家至今还挂着。
每次我睡那间房都觉得压抑——总怕哪天螺丝松了砸下来!
而且那个悬挂的储物架实用性很差,里面仅仅摆放着几瓶抗感冒药剂和过期的刊物,当代年轻人谁会考虑在床铺旁边安装这种物品呢?
或者制作床边的储物箱,或者在衣柜内部增设隔层,存放空间比悬挂式柜子多出十倍,并且更加稳固可靠。
归根结底,卧室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充足睡眠和有效整理,对吧?过去觉得非要有的一些物品,往往只是为了跟风或者装点门面,但现在人们更看重的是自己是否享受,东西是否真的有用——当我们不再追求虚有其表的排场,而是注重实际作用,那些过时的东西自然会逐渐淘汰。
你们家房间里还留着那些落伍的物件吗?你最先想丢弃的是哪个?是蒙尘的厚地毯,还是占据空间的两个床头柜?也许几年之后,连“床头柜”这个名称,都不再出现在装修手册中了。
清洗地毯规范及操作:北京力能清洗保洁公司1、地毯清洗服务价格地...
市面上毛毯品种繁多,各式各样的地毯风格各异,适合不同的空间用途,而不...
部分办公场所的装饰设计中,会选用在地面上铺设地毯,这样做不仅能保持清...
地毯材质贴图地毯材质哪种好消费水平持续攀升,如今众多家庭装饰中地毯...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田野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小花小草你还能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