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中,甲醛是通过甲醇的催化氧化过程得到的,具体方法是将甲醇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600至700摄氏度的温度下,借助银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后产生的甲醛以及未反应的甲醇,随后被水吸收。通过蒸发去除部分甲醇,最终得到含有40%甲醛和8%至10%甲醇的水溶液,这种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将含有5%至10%(体积比)甲醇蒸气的空气,经氧化铁或氧化钼催化剂处理,所生成的甲醛含量几乎可以忽略甲醇的存在。
甲醛的用途
甲醛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生产流程简便、原料供应充足的普通化工产品,占据着甲醇下游产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全球年产量大约为2500万吨,其中约30%的甲醇被用于甲醛的生产。然而,甲醛通常以低浓度水溶液的形式存在,从经济性角度考量,其不适合进行长途运输。因此,甲醛的生产厂通常建在主要消费市场附近,而进出口贸易活动则相对罕见。甲醛不仅可直接用作消毒、杀菌和防腐剂,而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合成材料、涂料、橡胶、农药等行业。其衍生物包括多聚甲醛、聚甲醛、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氨基树脂、乌洛托产品以及多元醇类等。由于人造板工业的繁荣,对甲醛的需求量极为庞大。
甲醛在众多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等,其在消毒、熏蒸和防腐等环节亦不可或缺。甲醛堪称化学工业中的全能选手,然而,任何物质的运用都应遵循一定的限制和规范。若使用量超出规定标准,便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知情人士透露,一吨甲醛的市场价格大约在1600元左右。甲醛之所以被广泛滥用,主要原因是其价格低廉。近年来,我国甲醛的产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这一趋势与我国纺织业和建材业的增长相吻合。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甲醛仍将是我国化工领域的热门产品。专家指出,我国近期成功研发了无甲醛免烫整理剂和环保型脲醛树脂,但截至目前,这两种产品尚未大规模投入生产。其核心原因在于成本高昂,这无疑表明低廉的价格是阻碍甲醛替代的关键因素。
固定剂
甲醛的固定效果关键在于,它能在蛋白质的末端基团间构建起交联的链条。在蛋白质固定过程中,甲醛主要作用于氨基、亚氨基、酰氨基、肽、胍基、羟基、SH基团以及芳香环等基团。甲醛与组织蛋白之间的反应既多样又复杂,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与多种不同的功能基团相结合,并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这些基团之间形成连接的桥键。甲醛具备交联作用,但这同时也是其不足之处。在处理经甲醛固定的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时,人们通常推荐采用酶解或热抗原修复技术,以打断蛋白与甲醛形成的醛键交联,从而便于后续染色步骤的进行。甲醛能够配制出单一成分或多种成分混合的固定剂,其中最为简便且易于操作的方法是,取10毫升甲醛溶液,加入90毫升水,这样便制成了10%的福尔马林。然而,目前所采用的固定剂标准更为严格,更推荐使用含有缓冲剂的福尔马林固定剂,这样的选择将更有利于后续的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从组织学的角度分析,甲醛充当了一种理想的固定剂角色,具备诸多显著优势:它能够显著减少组织收缩,降低损伤,并有效保存原有物质;同时,其固定效果均匀,穿透力出众;此外,甲醛还能使组织变得坚硬,提升其弹性,这对于切片处理大有裨益;它还能妥善保存脂肪和脂类物质;而且,其成本相对较低。尽管甲醛具备那些优势,然而这些优点都是相对的,没有任何物质能够完美无缺。它存在不少缺陷:杂质含量较高,比如甲醇,这会钝化酶类,进而影响反应过程;含有少量的甲酸,这会导致固定液酸度增加,进而影响染色效果;能够生成福尔马林色素,这会干扰观察;无法固定尿酸和糖类物质;挥发性强,容易污染环境,并可能导致标本干燥;在固定过的组织上,它可以长期存在。实验表明,即便在将组织用甲醛固定并经过5小时的流水冲洗后,仍有大量甲醛与蛋白质结合,而要完全去除这些结合的甲醛,则需要长达24天的持续冲洗。由此可见,组织中的甲醛是无法彻底清除的。由于临床活检过程无法提供如此长时间的冲洗,我们必须特别强调,在后续的各种技术操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甲醛的存在,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去除,否则它可能会对染色结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纺织印染助剂对甲醛的限制
不得使用任何可能导致接触皮肤时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超过30ppm,或导致所有其他纺织品甲醛含量超过300ppm的化学助剂,例如含有超标甲醛的羊毛保护剂、固色剂、交联剂以及粘合剂等。
对纺织染料中的游离甲醛以及部分可水解生成的甲醛含量实施限制,确保织物中此类甲醛含量对于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不得超过30ppm,而对于其他所有类型的纺织品,其含量则不得超出300ppm。
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重金属盐(铁盐除外)以及甲醛,它们不得作为去色或褪色处理剂。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甲醛对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甲醛的刺激性影响显著,主要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它属于原浆毒物质,能够与蛋白质发生结合。当吸入高浓度甲醛时,会引起呼吸道严重刺激、水肿,以及眼部不适和头痛等症状。
致敏反应:直接肌肤接触甲醛可能导致过敏性皮炎、色斑生成以及组织坏死,而吸入较高浓度的甲醛气体则可能引发支气管哮喘。
高浓度甲醛具有致突变特性,它是一种具有基因毒性的物质。在实验环境中,当动物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能会诱发鼻咽肿瘤的形成。
突出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疲倦、恶心、呕吐、胸部不适、眼部疼痛、咽喉不适、食欲不振、心跳加速、睡眠障碍、体重下降、记忆力下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表现;孕妇若长期暴露于此类环境中,胎儿可能发生畸形,甚至危及生命;男性长期吸入同样可能导致精子异常、死亡等严重后果。
新居装修后,甲醛含量往往超标。若在室内摆放几盆吊兰,部分甲醛可以被吸收。然而,甲醛的挥发期可长达3至15年,仅靠植物清除甲醛并不可行。在必要时,可考虑寻求专业空气治理机构或使用相关产品。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值如下:大鼠口服LD50为800mg/kg,兔经皮LD50为2700mg/kg;大鼠吸入LC50为590mg/m3;人类吸入60至120mg/m3浓度时,会引起支气管炎和肺部严重损伤;吸入12至24mg/m3时,可能导致鼻咽粘膜严重灼伤、流泪和咳嗽;人类口服10至20毫升,则可能致命。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表现:在大鼠实验中,当其吸入量在50至70毫克每立方米,每天持续1小时,每周3次,连续35周后,观察到气管和支气管的基底细胞出现增生和生化上的变化;对于人类,吸入量在20至70毫克每立方米×长时间,会导致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身体乏力、头痛以及失眠等症状;而在长期接触12毫克每立方米×的情况下,人类会出现嗜睡、乏力、头痛、手指震颤以及视力下降等现象。
突变性方面:微生物引起突变的情况,以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例,其浓度需达到4mg/L;在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实验中,人淋巴细胞所需的浓度是130umol/L;至于姊妹染色体交换,人淋巴细胞所需的浓度则为37pph。
生殖毒性方面,大鼠口服的最小中毒剂量为200mg/kg(针对雄性,持续1天),这一剂量会对精子存活造成影响。而大鼠吸入的最小中毒浓度为12ug/m3,在孕期的第1至22天内,连续24小时暴露于此浓度下,会导致新生鼠出现生化及代谢上的变化。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致癌性的评价起初是“动物实验结果为阳性,而人类研究结果尚不明确”。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到了2006年,这一评价被更新为将其归类为1类致癌物,即对人类和动物均有致癌性的物质——“致癌性证据充分”。
代谢与分解过程中,甲醛在环境中的主要污染途径包括有机合成、化工生产、合成纤维制造、染料生产、木材加工以及制漆等领域的废水、废气排放。此外,某些有机化合物在降解过程中也会生成甲醛,例如氯乙烯的分解产物中就含有甲醛。甲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当遇到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能够被氧化成甲酸。甲醛一旦进入水体,便会被腐生菌通过氧化分解的方式处理,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甲酸作为甲醛分解的进一步产物,最终会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甲醛进入环境后,其浓度会逐渐降低,同时经历氧化和降解的过程。具体来说,甲醛的氧化降解过程可以表示为:两个甲醛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两个甲酸分子,随后两个甲酸分子再与两个氧气分子反应,最终生成四个水分子和四个二氧化碳分子。
资料表明,在工业区域,土壤中吸附的甲醛浓度可能达到180至720毫克每千克干土。土壤污染问题不仅会引发地下水污染,而且水中的甲醛浓度可能比地表土壤高出10至20倍。
甲醛在自然环境中较为稳定,当水中的甲醛浓度达到5毫克每升(在20摄氏度条件下),实验数据显示,其浓度在5天内能够维持不变。这种浓度下的甲醛,对经过驯化的微生物的降解和消化作用有显著影响。若水中甲醛浓度增至100毫克每升,则能够抑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过程。进一步增加至500毫克每升,生物耗氧作用将完全停止,水中的微生物也会因此被杀死。
甲醛因其沸点较低且易于溶解于水,因而主要通过大气和水体排放进入自然环境中。生产甲醛的工厂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排放的气体,若排放高度达到18米,那么在距离工厂250至500米范围内的大气样品中,甲醛的含量都会超过0.035毫克每立方米。当距离达到1000米时,大气中的甲醛浓度已经低于人类嗅觉的阈值。同样,以甲醛作为鞣剂生产塑料的企业周边的大气中,甲醛的浓度也低于人类嗅觉的感知极限。使用甲醛作为鞣剂进行塑料生产的工厂周边,在距离工厂100米范围内的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012毫克每立方米;而在200米远的地方,36个检测样本中,有15个的甲醛浓度低于0.012毫克每立方米;进一步到400米处,所有样本的甲醛浓度均未超过0.012毫克每立方米。
工业废水中的甲醛浓度因行业差异而显著不同,尤其是生产酚醛树脂过程中产生的上层焦油废水,其甲醛浓度尤为突出,竟高达2.5%。
该物质具有易燃性,其蒸汽与空气混合后,一旦遭遇明火或高温,极易引发燃烧和爆炸。此外,若容器内部温度过高,内部压力将显著上升,存在容器破裂或爆炸的风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时要注意的原则:
针对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应挑选适宜的植物。某些植物在净化和吸附特定有害物质方面表现出色,若在室内有选择性地培育这些植物,便能发挥一定的辅助净化污染的作用。
依据室内污染的严重程度挑选适宜的植物进行治理。通常情况下,当室内环境污染处于轻度水平,或者污染程度未超过国家标准的1倍时,运用植物进行空气净化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在布置房间时,应依据房间的具体用途挑选并布置适宜的植物。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卧室内不宜摆放过多植物,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卫生间、书房、客厅和厨房等空间由于装修材料不同,产生的污染物质也有所区别,此时可以选择具有不同净化功能的植物来应对。
选择植物时需考虑房间面积,并合理布置。植物对室内环境的净化作用与其叶面表面积密切相关。因此,植物的高度、冠径的宽度以及绿化量的大小均会作用于净化效果。以大约10平方米的房间为例,放置两盆高度约为1.5米的植物通常是适宜的。
经济、实用的植物去除甲醛方法:
一、吊兰
吊兰
养殖简便,适应环境广泛,是传统家庭室内悬挂植物中的佼佼者。其叶片修长而柔韧,从叶腋部位长出嫩芽,沿着花盆边缘向下垂挂,伸展自如,宛如花朵般美丽,全年保持翠绿。
功效显著,能够有效吸收室内超过80%的有害气体,尤其是对甲醛的吸附能力尤为出色。通常情况下,在一般房间内摆放1至2盆吊兰,便能够将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完全吸收,因此吊兰被誉为“绿色净化器”。
二、虎尾兰
叶簇丛生,叶片如剑般挺拔,边缘整齐无缺,其表面呈现出乳白、淡黄与深绿相间的横带状斑纹。此类植物为常见的家居盆栽选择,具备耐旱特性,偏好温暖阳光,同时也能适应半阴环境,但对水涝环境较为敏感。
功效: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三、长春藤
这种植物:堪称理想的室内外垂直绿化选择,四季常青的藤本植物,枝条纤细柔韧,拥有气生根,能够附着于各类物体之上。叶子呈互生状态,形状为三角卵形,随着盆栽需求的增加,其用量也在逐渐上升。作为典型的阴性植物,它能在全日照条件下生长,于温暖湿润的气候中表现优异,但耐寒性较差。
功能显著:有效去除甲醛。它能够分解两种有害成分,分别是藏匿于地毯、绝缘材料和胶合板中的甲醛,以及潜藏于壁纸中对肾脏造成伤害的二甲苯。
四、芦荟
芦荟
多年生常绿的多肉植物,其茎节较短且直立生长,叶片肥厚多汁,呈披针形。这类植物偏好温暖和干燥的气候,但耐寒性较差,且不适宜在阴暗环境中生长。它们不仅擅长吸收甲醛,还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例如具备杀菌和美容的效果。目前,市面上已经培育出多种盆栽品种,这些品种观赏价值高,非常适合用于室内装饰。
五、龙舌兰
这种多年生常绿植物,其植株高大,叶片呈现出灰绿或蓝灰的色泽,叶缘带有刺状物,花朵为黄绿色。它偏好温暖且光照充足的环境,并且具有极高的耐旱能力。此植物在吸收甲醛方面表现出色。除此之外,它还适用于酿酒,特别是用其酿造的龙舌兰酒,享有盛誉。
六、扶郎花(又名非洲菊)
这种植物属于菊科宿根草本,其花朵直径颇大,色彩斑斓,全年四季都绽放着美丽。它适宜生长在温暖、阳光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它偏好肥沃、松软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此外,这种植物不仅擅长吸收甲醛,还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中不少品种还被广泛用于制作切花材料。
甲醛的中毒症状和处理办法刺激反应
出现眼部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但肺部检查未发现异常体征,且胸部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
诊断及分级标准:
1)轻度中毒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眼部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具体体征包括眼结膜充血和水肿,肺部听诊可闻及粗糙的呼吸音,且可能伴有散在的干啰音或湿啰音。在胸部X射线检查中,可见肺纹理增多且变粗。这些症状和体征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相符。
b) 一至二度喉水肿。
2)中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患者表现出持续的咳嗽症状,伴有痰液咳出,同时感到胸闷和呼吸不畅。在肺部听诊时,可听到干性和湿性的啰音。经过胸部X射线检查,发现散在的点状或小斑片状的阴影。这些症状和体征与急性支气管肺炎的诊断相符。
b) 三度喉水肿。
血气分析是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
3)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a) 肺水肿;
b) 四度喉水肿。
血气分析呈重度低氧血症。
甲醛超标症状表现
1、每天清晨起床时,感到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
2、家里经常有人感冒;
尽管他不抽烟,却时常觉得喉咙不适,伴有明显的异物感,并且呼吸也显得不顺畅。
4、家里小孩常咳嗽、打喷嚏、免疫力下降;
5、家里人员常有过敏等毛病,而且是群发性的;
家庭成员均患有同一种病症,一旦脱离此生活环境,他们的病情便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并且状况得到了改善。
7、新婚夫妇长时间不孕,又查不出原因;
8、孕妇在正常怀孕的情况下发现胎儿畸形;
新入住的住宅或刚完成装修的居所中,室内的植物往往难以存活,其叶片常出现发黄和枯萎的现象。
10、新搬家后,家养的猫、狗甚至热带鱼类莫名其妙地死掉;
11、上班就感觉喉咙疼、呼吸道发干,下班后便没事了;
新近装修的住宅或办公空间,以及新购置的家具,常常会散发出令人不适的强烈气味,这些气味不仅刺激鼻腔,还会刺激眼睛,并且这种不愉快的味道往往持续很长时间难以消散。
中毒处理
对于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的患者,需至少进行48小时的密切观察,以防运动后病情恶化。对于接触高浓度甲醛的人群,建议使用0.1%的淡氨水进行吸入治疗;同时,早期、足量、短暂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有效预防喉部及肺部水肿。确保呼吸道畅通,可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和去泡沫剂,并在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术。进行合理的氧疗,针对症状进行对症治疗,预防感染,并积极防治并发症。
经过轻中度中毒的治疗,患者通常在短暂休息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然而,对于对甲醛敏感的人群,则需调整工作岗位;至于重度中毒者,其工作安排将根据病情恢复状况,合理考虑不接触有毒物质的工作。
家庭去除甲醛的办法
新居装修完毕后,建议暂缓入住,尤其是前半年,因为这段时间内,甲醛、苯等有害气体释放较为剧烈。
若室内甲醛浓度仅略超国家规定标准一倍,则可通过每日强制换气、栽种具备吸附甲醛功能的植物,如吊兰等,或放置活性炭或竹炭来改善,但这些措施仅对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效,并不直接针对污染源头,因此适用于甲醛等有害气体浓度较低的环境;然而,当室内甲醛浓度超出国家规定标准一倍以上时,就必须从源头入手,彻底清除甲醛。
1)植物吸收
养植植物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成分,同时,利用微生物和酶进行生物氧化与分解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去除装修污染的方法。
一叶兰与龟背竹具备净化空气的功能,能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虎吊兰和吊兰则能吸收室内超过20%的甲醛等有害气体;芦荟在吸收甲醛方面表现出色;而米兰、腊梅等植物能有效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兰花、桂花、腊梅等植物的纤毛能够拦截并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和尘埃。
常青藤和铁树能够高效地去除室内空气中的苯,吊兰则可以吸收室内的甲醛和过氧化氮,天南星更是能吸收高达40%的苯和50%的三氯乙烯。此外,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石竹等花卉散发的香气中含有的挥发性油脂,也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
2)光触媒
它如同光合作用般,借助自然光能催化分解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同时,光触媒的核心成分二氧化钛安全性极高,甚至可在食品和化妆品中微量添加。当前市场上品牌众多,日本在光触媒领域的发展尤为突出。
3)活性炭或竹炭吸附法清除甲醛
活性竹炭被誉为全球公认的吸附高手,广泛用于制作活性竹炭口罩和防毒面具。本产品通过活性炭的物理特性来达到除臭和解毒的效果,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对人体无害,吸附速度较慢,且容易达到饱和状态。活性炭种类繁多,市场上常见的有椰壳炭、果壳炭以及煤质活性炭等。
5)化学清除剂
化学清除剂能够对甲醛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处理,对于甲醛污染问题,它基本能够实现彻底解决,因此,它是一款具有高度针对性和卓越性能的单品。
6)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不仅能有效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而且在室内空气存在轻度污染时,还能显著提升室内环境的净化效果。
甲醛的清除是一项渐进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家庭装修中甲醛的释放周期长达3至15年)。若人体不慎接触到甲醛,可用清水进行冲洗。在职场环境中若存在甲醛,建议佩戴防毒口罩。在家庭装修时,应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装饰材料。简约即是美。
7)heal-power
选用health-power的无机功能性涂料。
甲醛释放量测试方法
采用穿孔技术得到的测量结果,操作者测试的数值。
通过穿孔萃取技术对100克人造板材中提取的甲醛含量进行测定(单位:每100克板材中的毫克数)。
提示:国际上建议的分类:E1 < 9mg/100g 9mg/100g < E2 < 30mg/100g
采用干燥器法得到的测试数值
通过干燥器法测试所得的样品在吸收剂(蒸馏水)中释放的甲醛含量(计量单位:毫克每升)。
气候箱测试所得数值
依据标准规范所设定的气候箱对试样进行测试,当其释放至空气中并达到稳定状态时,所测得的甲醛含量(计量单位:毫克每立方米)。
甲醛国家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颁布。此标准自2002年1月1日开始实施,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生效。该标准对人造板及其相关制品中的甲醛释放量,以及有机溶剂型木器涂料、胶粘剂、木家具、壁纸、聚氯乙烯卷材地板等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设定了限制性规定。具体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标准编号为GB 18580-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01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2001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1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2001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5-2001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6-2001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第1部分: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用胶粘剂》GB 18587-2001标准。
GB 18588-2001《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限量》;
GB 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目前国家发布的与室内环境有关的甲醛的检测标准主要有
我国《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这一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不得超过0.08毫克每立方米。
《实木复合地板》这一中国国家标准明确指出,A类地板的甲醛含量不得超过9毫克每100克;而B类地板的甲醛含量则在9毫克至40毫克每100克之间。
《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人造木质板材》明确指出,人造木质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不得超过0.20毫克每立方米,而木地板的甲醛释放量则需控制在0.12毫克每立方米以下。
国家家具标准GB5296.2004明确指出,若甲醛释放量超出1.5毫克/升的限定值,涉事厂家将面临销售额50%至3倍的罚金。此外,他们还将遭受涉嫌欺诈的处罚。
此外,众多家具和地板散发出异味,这往往源自于油漆的气味。即便家具本身符合环保标准,若所用的油漆质量不佳,仍可能导致甲醛含量偏高。
急性甲醛中毒是由吸入高浓度甲醛蒸汽所引发的,主要表现为眼部和呼吸系统受损的全身性病症。
儿童房防甲醛
家长普遍关注孩子的健康问题,对于新近装修的居所以及新购置的家具,需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妥善处理:
新装修的房间要保证通风,让有害气体排出。
新买的家具要在通风环境放置一定时间。
室内防止甲醛
室内甲醛污染主要源自装修时使用的胶合板、细木条、刨花板等合成材料,还包括装饰用的墙纸、墙布以及油漆等物品,以及由不合格板材制成的家具。我国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设定了统一标准,即每立方米空气中甲醛浓度不得超过0.08毫克,若超标,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显著伤害。
为了降低甲醛污染,首要之举是挑选合法的装修装饰服务提供商,购置符合我国安全标准的装修材料。装修完成后,需对居住环境进行检测,待一段时间后再搬入居住。此外,在选购家具时,应优先考虑那些由正规厂家生产、气味较淡的产品,因为气味越浓烈,往往意味着有毒气体释放量较大。家庭条件较为宽裕的,可以将新购入的家具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投入使用。对于已经存在甲醛污染较为严重的居住环境,可以先联系专业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测,查明污染源头,并根据检测结果,要求相关责任方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若污染造成了严重损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解决。至于污染程度较轻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或种植室内植物等方式,减轻其危害。
食品污染物、掺假
调味品、食品添加剂
微生物
农药、动物用药
防腐剂
甜味剂
毒素、毒物
食品污染事件列表
食品安全组织名单
及标准
食品加工过程
相关主题
A+医学百科“甲醛”词条来源,请访问链接http://www.a-hospital.com/w/%E7%94%B2%E9%86%9B,如需转载,请务必保留本链接信息。
关于“甲醛”的留言:
清洗地毯规范及操作:北京力能清洗保洁公司1、地毯清洗服务价格地...
市面上毛毯品种繁多,各式各样的地毯风格各异,适合不同的空间用途,而不...
部分办公场所的装饰设计中,会选用在地面上铺设地毯,这样做不仅能保持清...
地毯材质贴图地毯材质哪种好消费水平持续攀升,如今众多家庭装饰中地毯...
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田野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小花小草你还能想起...